文/赵家禾 编辑/安娜 “呦嚯咱老北京真地道”是逛吃探店网红“牛道”的口头禅,凭借一口地道的探店京腔与爽利的风格,他在抖音坐拥170多万粉丝,网红但最近他却翻车了。翻车 在某次探店肯德基新推出的年轻炸酱面时,牛道眉头一皱:“嚯,被明这哪炸酱啊,码标没法吃啊这个!逛吃” 但过两天他再次来到肯德基时,探店却等不及将面送进嘴里就大口称赞:“真有妈妈的网红味道,肯德基的翻车炸酱面那是真地道!” 变脸速度堪称一绝,年轻也引发了网友的被明争议。不少人指责牛道前脚黑后脚吹,码标是逛吃收了两份钱;也有人认为探店就是收钱办事,只能看一乐。 事实上,网红探店从来都是一门生意。 一条视频明码标价,粉丝越高越贵 探店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早在微信公众号刚开始兴盛的时代,一大批本地生活类公众号就已经把探店做成了一种常见的广告形式。 但碎片化时代与后疫情时代的双重来临,让探店获得第二春。 后疫情时代,迫切想要出门呼吸新鲜空气的人们带动了本地消费服务市场。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9.5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35.3万亿元,线上渗透率也将由2020年的24.3%,增至2025年的30.8%。 越来越多的人在线下消费前会选择将探店作为消费参考。小红书、大众点评、抖音等各大内容平台也因此抢先布局,利用短平快的内容抓住眼球,成了探店的新主场。 本就以“种草社区”闻名的小红书上,如今关于探店的笔记已达到1261万篇,而前一年小红书上相关笔记的数量只有109万篇。 而抖音也推出“抖音探店团”等活动,鼓励探店达人入驻。例如“浪胃仙”作为头部美食探店达人,有3618万粉丝,累计点赞量4831万;另一位美食网红“大logo”的累计获赞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4亿。 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与各大平台的争相布局,使探店跃上流量风口。作为探店达人,他们是如何赚钱的? 据调查发现,探店的获利手段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免费置换商家资源,例如你给商家拍条视频,商家给你免单。但这种方式属于资源置换,并不能有效变现。 第二种则是商家主动付费找达人做推广,费用基本由粉丝数量决定。 通过某营销服务网站了解到,2018年请网红探店的市场价是1个粉丝2~5分钱,一般来说一个10万粉丝的达人,报价大约在2000~3000元左右。而随着如今探店网红们竞争越来越“卷”,价格反而有所下降。 第三种则是除推广费以外,在视频下方置入团购商家链接,根据订单的成交量抽取一定佣金,最高可达到20%。 据一家MCN公司披露,一个仅6万粉丝的探店号,一周有4条视频入选了“抖音团购带货榜广州地区前十”,团购带券2500+单,预估带券佣金2万。 第二种方式变现稳定,第三种收益高,因此也是拥有一定粉丝基数的探店达人的普遍选择。 这是一场各取所需的游戏。线下商家急需恢复因疫情大伤的元气,探店达人收钱推广,而平台也能获得流量。 达人靠孵化,小白难入场 免费吃喝玩乐,还能赚钱,听起来很美好。但想成为稳定变现的探店达人,也没那么简单。 有业内人士表示,成为探店达人的硬性要求不高,有500+粉丝就有可能接到商家的推广单子。但粉丝基数不高的情况下,商家往往开出的都是免费置换条件,难以变现。这也成了一条隐形门槛。 然而绝大多数头部探店达人都是MCN孵化的产物。例如美食MCN“再惠一碗 ”,年初旗下就有数位红人位列“抖音探店团”榜单。 “再惠一碗”mcn旗下头部美食探店达人 面对众多想要成为探店达人的小白,业内也产生了不少打着“培训速成”幌子的机构。有知乎网友评论表示,自己曾联系了一家相关公司,却被告知需要先交加盟费,难免有割韭菜之嫌。 其次,哪怕已经成为一名探店达人,也会面临这个行业的诸多问题。 首先,在内容上不可避免的就是同质化问题。由于探店主打的是本地化垂类市场,不少人的探店范围往往会被局限在自己及周边城市圈,遇到创作瓶颈。 而头部KOL的模式又难以复刻。抖音上1158万粉丝的美食博主“特别乌啦啦”,主打的就是全国各地的美食。但作为普通人来说,飞遍全国各地探店可没那么简单。“大logo”最初叫“大logo吃垮北京”,因高端奢侈探店的特色在网上爆火,却也因此被官媒点名。 像牛道那样做亲民内容却翻车引发信任危机,后果更有可能会是毁灭性的。 抖音博主@特别乌啦啦 另外,对探店推广的一些乱象,市场部门也已开始监管。 据报道,今年三月,上海市场监管局就集中执法了六家涉嫌“刷单炒信”公司。 工作人员会以群主身份向微信群内的“达人”发布“探店”信息,“达人”则通过抢单的方式领取任务,而这些所谓的“消费达人”其中不乏粉丝上万的网红。完成“探店后,便可以在群里领取商家返还的消费费用和刷单酬金。 图源:上海文汇网 上海刘春泉律师表示,一般的“达人探店”活动中,评价是好是坏都应是其本人的真实表达。“而这种与商家事先协议好的消费和评价行为,则是一种虚假消费和虚假宣传行为”。 “探店”作为现在的热潮,确实逐渐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刚需,也给不少人带来了变现红利。但网红滤镜背后也存在水分与漏洞,各方都需要保持理智。 而对消费者而言,有时也得擦亮眼睛:毕竟归根到底,这只是门生意。 |
乙醇中二硫化碳溶液标准物质:满足有机溶剂分析需求广东消委会:疫情期间消费者更倚重消委会维权美国和加拿大对中国产玻璃碗实施召回,国际动态福建寿宁:开展开学前学校食堂专项检查特斯拉公布其Cybertruck防弹玻璃专利,企业新闻扶贫路上的“诗和远方”记广西市场监管局驻桂林市资源县永兴村第一书记江峰固体饮料当配方粉卖 怎样才能保障奶粉安全周哲县长与陈永品博士一行考察调研奥科工作广东消委会:疫情期间消费者更倚重消委会维权洛阳玻璃拟向子公司增资14亿元,保障两个光伏电池封装材料项目尽快投产,企业新闻山东公布4起食品药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无创DNA检测在怀孕期间需要花费多少钱?打击侵权假冒在行动|安徽长丰查获案值20万元假酒冻虾仁里虾壳占一成 超市全额退款并赔偿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新规:商品促销要标明折价减价基准General Mills x Crocs All3株油脂酵母产油特性的对比研究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武汉发布菜单指引 明确菜品禁用“长江”“野生”等字样全国首例共享单车超区停放扣费案二审开庭报道追踪:为人参做假证的商家被吊销营业执照LMC x Merrell 合作发新 户外还可以这么玩“坐地起价” 一日游痼疾再现大连《肥料质量监督抽查 抽样规范》农业行业标准通过审定食用菌对鸭肉乳化肠冷藏过程中理化品质与安全特性的影响(二)淀粉预糊化温度对肉粉肠品质特性的影响和机制研究(三)上海市消保委测试发现:木筷子更容易发霉 用沸水烫并不能消毒“科学认知特殊食品”全国短视频作品大赛启动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绿色直播间”创建行动落实“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不打烊”上海消保委发布比试结果:竹纤维餐具并不比普通密胺餐具更安全亚玛顿光伏玻璃产能明年增2.8倍 签下21亿“大单”稳定原材料供应链,企业新闻动起来 GUCCI 和MLB联手 触摸时尚天花板玻璃市场早报,市场研究可爱夏天 Hello Kitty x Nike Air Presto天价来了2021年1月22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市场研究妮维雅用二氧化碳做保湿霜 时尚环保人士不得不爱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菜叶类生物元素分析标准物质Homecoming推限定系列 多时尚品牌都有参与Comfort新品系列 宝贝清清爽爽过周末光伏龙头抢完玻璃抢硅料,“拥硅为王”时代要来了?,市场研究